近年来我国的拍卖市场越来越红火,但拍卖市场上物资“供不应求”的态势也同时逐渐暴露出来。鉴此,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考虑将积压甚多的工业物资通过拍卖有序地“释放”给那些持币待购的买家。
据悉,目前我国工业积压品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之多,如要通过常规销售渠道将它们“消化”掉,收效肯定不会很大。而换个思路,将这些物资通过拍卖市场“拍卖”给消费者,其积压的情况就会明显改观。
然而这种方法在目前实行起来还有一定困难。前一段时间,上海曾举办过首次国有企业库存积压产品、商品拍卖会,出人意料的是,竟有近半产品无人竞拍。细细分析,这些企业虽然想到要用拍卖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失利而留下的积压“后遗症”,但却忽视了拍卖场上的“市场”,要知道,这个“市场”是不能和人们习惯意义上的通常销售市场划等号的,至少在价格的定位上。
据了解,参加那次拍卖会的拍品大多是国有企业由于进货过多、难于很快销完的积压品、或是以前进货、事过境迁后市场价格已下降而造成的滞销品。既然已知道原来的价格偏高,主办者为什么在给拍卖价定位时不作改变呢?据当时参与拍卖的有关人士透露,在那次拍卖会上亮相的拍品,其价格都事先由提供拍品的企业与它们的上级单位商量过。当拍卖单位看到某些起拍价与当时的市场零售价背离甚大时,曾建议提供者作些改动,可多数企业没有接受。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与提供者的心态有关:这些积压品放在仓库里,即使一直积压下去,至少从面上看,原来值多少钱还是多少钱,以低于原来的价格拍卖出去,虽然钱款回笼了,积压消化了,可到手的钱明显“缺”了一块。这是那些患得患失的企业老总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他们无法向上级单位“交账”,更无法在此承担可能遭到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骂名。他们以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除非上级单位给予特殊的政策。
现在,我国依然积压着大批的工业物资,它们在苦苦寻觅着出路,在这同时,拍卖场上的消费者却在苦苦寻觅着价廉物美的拍品。作为企业,应该正视这一种市场现象,应将着眼点放在“搞活”、“盘活”自己的物资、产品上面,胆子要更大一些,“换个活法”,重新定位,到拍卖市场上去寻找物资产品出路的生机。也许,这还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契机哩!